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

詩胆相傳

詩流感工作坊

1057月間,跟一群就要升小一的孩子寫詩,一如概往,我的得著,一定不比他們小。跟這機構的幼兒園做了「當堂故事」多年(就是聽孩子邊創作邊講邊演出故事,再筆錄),發現孩子面對世界的揮洒自如,當是寫詩的高手,又難得對方信任,就上馬了。跟講古不同,我把孩子的口語寫成書面語,意思後述。 

 May 12  1st session

第一節我們做了些什麽?
怎樣逗他們創作詩?不太肯定,只知跟故事不同。我想跟孩子探究什麽呢?我自己寫詩的,例如﹕
對面的地盤開天僻地
把陽光也炸碎
只好把耳朵
收藏在一對貝殼裏
那裏有海洋和風

但怎樣引導他們進入詩的世界?
用形象的文字去捕捉一種感覺,(地盤吵得連陽光也炸碎了),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日常的事物(耳機像貝殼、也暗示對海浪大自然之聲的嚮往),但怎樣引導孩子進入這種狀態呢?不知道。

這一節我先用喜怒哀樂開始,以為「情緒」人皆有之,再將之形像化,就得出以形像來描繪感受的句字,幫助孩子感受/明白形/意像乃詩之主要技巧、形式之一。但實況是孩子捉不到我的要求,例如恐懼﹕

怕什麽?
舞獅、毒蛇、青蛙、警察....等等
為什麼?
好嘈、咬人、肉酸、捉人...... 等等
或者更應該說,我還沒找到方法,讓孩子明白我的指示。

用形/意像表達情緒,跟直接道出引起某情緒的對像並不相同..........到此,無以寸進,於是改變策略,以觀察入手。因為以前跟小學生做過,效果不錯,反正也「企咗喺度」,一試無妨。
我請他細看自己的手,再告訴我它像什麽。直接的觀察,再用比喻,使他們得以在自己的描述中,感受到形像語言的多元(每個人的觀察和表達都不同)和箇中的趣味。
It works.,他們也樂此不疲。

Group1

卓軒

我的手
好像天上的閃電
會發出聲音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曉茹

我的手
像迷宮
裏面有很多線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穎兒

我的手
像一隻狗的頭
它會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栢然

我的手
有彎線
好像拳頭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禮明

我的手
好像鱷魚
在飲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遠航

我的手
好像猴子
抓人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Group.2  1st session

建熹

我的手掌
好像魚和沙灘
魚在游回家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俊良

我的手
好像一個人和山
那個人在行山
山上著了火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茹

我的手掌
好像電腦
常常被人打機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美恩

我的手
好像海
有些魚在游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浩忠

我的手
好像蜘蛛
爬出一個蜘蛛網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毅晟

我的手掌
像一個大沙灘
沙灘上有個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施欣

我的手
好像一個人在釣魚
很多魚游過來
還有一個大海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巧兒

我的手
好像一塊麵包
在滑梯溜下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葆欣

我的手
好像曱甴
在咬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欣桐

我的手
好像一本書
書裏面有鬼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灼邦

我的手
好像火圈
有隻老虎跳過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孩子的觀察都有趣,有靜態的、有動態的。
靜態的,例如曉茹,她的手不動,是自己的視覺動,想像就跟著糾纏不清的線「走」到一個迷宮。

動態的,例如穎兒,她玩著手和指頭,這樣那樣動,然後可能想起某些手影戲的片段,呀,是一頭狗呀,見到一頭狗的嘴也開合,一定在吠。想像,從影像滑進聲音。

這一節大部份的詩都是從這兩進路,有些特別有趣,例如浩忠,他用爬出一個蜘蛛網,而不用織,還認真地用手指爬著,像一隻蜘蛛在爬著,這就是形像的語言,不是概念的語言。詩,要我們擺脫概念,重新「看見」現實的生趣。

再一次証明,簡單就好,最初的想法太複雜,變得需要太多引導,而孩子跟本不明所以。從觀看開始,從虛回到實。怎麽自己會忘記﹕具體,孩子需要從具體開始。

也証明了,創作是沒法生硬地「引導」的。從孩子能掌握的方式出發,他們總會反過來引導我們如何一步一步走下。在跟著的課節,我盡量窺探,他們如何在不經意間找到詩創作中一些門徑,然後跟著走進去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9 May  2nd session

G.1

這一節,我們又做了些什麽呢?
上次從「看」開始,今次就從「摸」入手。「五官」不正是孩子認知世界的起點?其實也是創作的起點。於是大家「摸身摸勢」,一輪玩著說著的暖身之後,就各自上位。得詩如下﹕

凱瑩
我的頭髮
好像鬍鬚
趕走頭髮

凱瑩一邊摸一邊想,鬍鬚愈長愈長,會把頭頂也覆蓋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禮明

我的眉毛
好像魔鬼
在跳舞

我記得禮明的古靈精怪,摸著眉毛,戚眉戚眼,真的好像在跳舞,那為什麼是魔鬼啦?那是禮明的直/感覺,而重要是,他深信不疑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藝

我的手
好像一棵樹
上面有很多葉

這個看來是觀看多於觸摸,實情是當他觸摸眼前事物,我都請他們閉上眼睛,所以文藝這首也是摸出來的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虹彤

我的鼻
好像一座山
上面有個公園

她摸到尖尖的鼻頭,就像一座山。至於那公園,是摸出來還是來自記憶、想像,不重要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栢然

我的耳朵上
有迷宮
彎曲的

栢然說耳朵上有迷宮,由「像」的比喻到「是」的隱喻。不覺間,他擴大了語言描述世界的能力。他也許是不自覺的,但一方面,他提醒我們,語言學習是我們心目中的循序漸進,也不一定是我們教的結果﹔另一方面,孩子的語文學習不只是(或者完全不是)技巧訓諫,而是他在應用中發現語感在表達所思所感時的重要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穎兒
我的眼睛
好像蕃薯
有點軟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靖怡

我的頭髮
十分滑
像滑梯

穎兒和靖怡給自己的觸感,下一個恰到好處又美麗的比喻。讀者真的可以感受到穎兒的眼晴有多軟,靖怡的頭髮有多滑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潤享

我的下巴
好像鬚

G2    2nd session   
有人提議摸鞋,先看他們的詩,再說。


葆欣

我隻鞋
好像斜坡
上面有風扇
吹走了樹葉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俊良

我的鞋
好像巴士和海嘯
沖到巴士上
沖走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美恩

我的鞋
像海洋
裏面有鯊魚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浩忠

我的拖鞋
會飛
像戰機一般快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巧儀

我的鞋
有螞蟻
在搬樹葉
有些螞蟻在搬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茹

我的鞋
有很多線
好像路
一路走到終點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施恩

我的鞋
有個人在跳欄
然後到後門玩迷宮
又像垃圾船
又臭又骯髒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澤軒

我的鞋
像魚網
捉了兩條魚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毅晟
我的鞋
像陀螺
轉呀轉
轉到晚上停下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灼邦

我的鞋
有蛇爬山
蛇見到狐狸
狐狸在後面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趟旅程中,有什麽之乎者也?
兩組的觸摸對像不同,詩也大異其趣。

摸鞋那組,雖然我也叫他們閉上眼眼,但總會情不自禁地看一兩眼,所以創作中包含看和觸摸兩種感觀。

也有不少聯想,跟摸沒關係,直接從鞋子本身出發,如澤軒、美恩、施恩。我很喜歡澤軒那首,我覺得他是很自覺用上這個比喻,也許美恩的詩也給他一點靈感,很形像地把自己雙脚看成魚,被一對鞋網上了。

心茹總有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法。她很細心看著摸著鞋底那些凹凸線條,一邊說出她的詩。我知心茹在正規學習上的困難,但創作其實就是讓人用獨特的方式去表達,打開這扇門,她們也許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。心茹給我的感覺,雖然很容易心不在焉,但一旦進入狀態,那份認真叫人肅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6.2   3rd session
G.1

兒子五歲多時,見我寫詩,就叫我出題目給他寫。我隨口說﹕看不見的東西。他二話不說,坐下來就寫﹕上帝,點解你隱形。

做了兩節直接從感觀出發,我想試試做從想像出發,就想起兒子那首詩。我沒跟他們講我兒子那詩,怕影嚮他們,只是跟他們談「看不見的東西」,開始不久就發現困難,他們覺得我在說當前看不見的東西,例如學校外面的車,在家裏的阿媽,其實那也可以作為導引線,但我太過著迷於虛的、抽象的「看不見」,即時想不到一個方式、框架來承載孩子的念頭,倒是孩子仍輕鬆地出盡九牛二虎之力,使我不用交白卷,有糧出,詩如下﹕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 凱瑩

我看不見神仙
但我見到雲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  文藝

我看不見神仙
但我見到神仙魚

之間,碰撞了很多不成形的零散文字,筆記中,我寫道﹕
A long series of bumping into nothing. (頭頭碰壁,無甚了了)
Don’t know how to lead them to not just contrasting seeing and not seeing the concrete things (不知如何引導他們,不用只比較看到和看不到的東西)

但其實這些頭頭碰壁,也不一定無甚了了,我就是從這些不知如何是好,學會迂迴地看到一個引導者自己的迷失,經常忘記從簡單、具體開始。也學會信任孩子,他們往往是我們的救星。舉一例﹕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  集体創作

我看見自己的背脊
但我摸到它
是一節節的  (栢然)
好像石頭和床   (禮明)
也像飲筒
扁了的    (遠航)
和1字(栢然)

記不起是誰說背脊的,第一反應是﹕怎會看不見呢!孩子立刻明白我的錯誤,又說又做地解釋﹕自己的背脊呀。我呀的叫出來,還來不及說什麽,就有人說可以摸到,然後水到成渠,他們已很自然應用到上兩節的approach(摸)和技巧(比喻)了。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  靖怡

我看不見自己的眼睛
但我見到何卓軒眼裏
有我的眼睛

你說多厲害!

G.2   2010.6.2  3rd session

可能有第一節的經驗,到第二組時,事情好像順利了一點,例如﹕
我問有什麽東西是我們看不見的,跟著就呼一口氣出來。有人說風,我又問﹕看不見,又怎知有風,如是者,得詩如下﹕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 集体創作

我看不見風
但我覺得凍(建熹)
草兒搖來搖去(?)
一本書打乞嚏  (心茹)

前一節我提到心茹觀看/接近世界的方式獨特。她打開手掌,一如書本,說「一本書」,然後「打乞嚏」,把雙掌「拍」的合上,聲情並茂,亦回應了建熹的凍。
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 浩忠

我看不見蟬
只是聽到牠們的聲音

浩忠這個經驗多深刻!相信多數大人都覺得理當如是,但孩子卻有另番體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不見的東西   俊良

我看不見空氣
但是對著鏡
就會看到

他的意思是,氣噴到鏡上,就有一層霧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不見的東西   俊良

我看不見鬼
但見到一些衫很像人
嚇我一跳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   浩忠

我看不見鬼
但見到鞋在動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不見的東西    俊良

我看不見風箏
它變成一粒很細小的東西
還讓霧遮了

第二組的俊良真是搶盡風頭,他相信「看」世界其實有很多方法,雖然在言詞上他還力有不逮,及不上他的想像,所以需要我在文字上更大的恊助,但那份另眼看世界的好奇和樂趣,是生之動力。

另外,這一節也令我明白孩子始終喜歡「演出」。原因以前分析當堂故事已說過。這年齡的孩子充滿動的精力,而「演出」又可讓他們重新經歷創作。這幾節因為仍在摸索階段,較多悶場,孩子輕易失神,我經常要呼天叫地招他們回來。但那首一本書打乞嚏的詩,隨手就可以做出來,又可大家一起唸一起做,孩子都樂此不疲。自此,我間中也會請他們把詩演出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6.23 4th session

跟孩子一起寫詩這念頭,一直都有。大概三年前罷,在蕭旺跟孩子當堂時,玩著玩著,寫了首C(他們誤會了詩作C),用顏色、形狀、大小、氣味來形容C,其實也是5 senses。但今次不形容C,而是秘密。

G.1

秘密     虹彤

我的秘密很細小
好像一朶花
粉紅色的
有香味像香水
我放在心裏
不能告訴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    文藝

我的秘密
大得好像魔鬼魚
它是藍色的
沒有味道
我把它放在心裏
它是海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   曉茹

我的秘密
細小得像一條草
它有黃和綠的顏色
有花的味道
從沒有人見過它
我也不會告訴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 禮明

是正方形的
而且很肥
好像一個肥妹
喜歡吃麵包
喜歡飲汽水
好似屋企的香味
有時會在外面的滑梯玩
我把它收藏在心裏
我的秘密是............
還是不告訴你

禮明在這個活動裏給我很多驚喜,每次暖身時,他的胡說亂道給大家不少靈感。我知道他南亞裔的背景,中文對他來說是困難的,但能夠在一個規範以外的空間,讓他發揮跳脫、有時甚至是幽默的性格,相信轉過來有助他的語文學習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 遠航

我的秘密很肥
好像圓圈
白色的味道
好像牛奶
去游泳池玩
全身濕了
我把它收藏在肚腩
不讓人知道

2010.6.24 4th session

G.2

我的秘密        葆欣

我的秘密
身體很長
好像長頸鹿
沒有味道
它喜歡去公園玩
滑梯
我把它收藏在衣櫃
今天
我不會告訴你們

她的秘密,會不會就是長長的滑梯?孩子總是忍不住要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心頭好'而心頭好,不就是她們的秘密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 浩忠

我的秘密
好像條魔鬼魚
有毒  尾巴
喜歡游水
沒有味道
黑色   一點點
還有藍色
它喜歡吃東西
吃鯊魚的魚翅
我把它收藏在一個盒
有鎖的
今天  我不告訴你它是什麼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   巧兒

我的秘密
有兩個圓形
好像波板糖
它是彩色的
它會動
喜歡別人坐上自己身上
然受就行來行去
我把它收藏在心裏
它是一輪單車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秘密     美恩

我的秘密
是正方形的
很大
好像一個箱
沒有味道
喜歡在街上走
我把它收藏在腦袋裏
它是的士

這一節,我又得到什麼教訓?
秘密是抽象的,但能夠給孩子一個他們能掌握的框架,就可以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6.30    5th session
G1

想用「如果我是.....」引導,進入想像,雖然有點有趣的想法,但所得零碎而無以為繼。

如果我是一粒朱古力....
如果我沒有嘴巴.....
如果我的耳朵跌了落地下......

也許刻意要他們想像,反而他們的想法就「實」起來﹕

如果我是一粒朱古力....
我就吃掉它

如果我沒有嘴巴.....
就吃不到東西

也因為找不到一個孩子可經營的模式(如「我的秘密」中的形狀、氣味...等),就好像太自由而沒有落脚點。
...
最後還是傾計,說起中秋節(也不知道為什麽,還有很久呢),談著談著,反而集体創作得一好詩﹕

中秋節

我們手裏拿著燈籠
水果放在籃裏
月亮在天上
我們拿不到
讓汽球飛上去探它吧!

這是因景生情的詩,難寫的,情那部份很容易落於俗套。這詩從「中秋節有什麼」開始,慢慢出現了一個平凡的畫面,但從燈籠、水果到月亮,視點的移動有一分無言的美,然後知誰提到氣球從手上溜走,升上天空,去哪?視點隨氣球飄向月亮,「相遇」那情來得自然。

2010.6.31    5th session

G2

也是嘗試用如果......開始,調節一下引導方式,但也不得要領,而這一組的耐性較差,更加不知去向。心茹三番四十萬次要求﹕當堂故事當堂故事!我就讓她出來說個當堂,竟然也得一詩﹕
有個人打波

一隻貓來搞他
有隻狗來吠貓
有個BB大聲喊
媽咪說
飲奶啦!

很電影感,也有敍事詩的跳接手法,一景一物。孩子不囿於大人的語法邏輯,就展現出原始的詩心。

2010.7.7   6th session
G.1

見孩子老掛著故事,就用故事入手,不是講故事,只是用故事做餌,逗他們。「既然你們這樣喜歡故事,會把它放在哪?」猜想他們會說「心裏、腦袋裏」,我先說我把它放在褲袋裏,用意是把抽象的變得具體,把故事說成好像袋裏的手帕、衣櫃裏的衫......讓聯想有個落脚點。孩子反應不錯,也見到他們輕易回到心裏喜歡的事物。

把故事放在....    遠航

故事放在鎗裏
把它砰出克
把別人砰死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   凱瑩

把故事放在心裏
小朋友走進去

凱瑩總是太小心,邊說邊看著我,像說著﹕是這樣嗎?這樣對嗎?來自對錯的想法總妨礙她的想像,她喜歡参與,卻踟跙不前。也許體會更多創作時的快樂,能叫她回復孩子應有的勇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.   文藝

把故事放在心裏
叫小朋友走進去
穿過一條圓型的路
多一句,但那「圓型的路」產生的想像十分迷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.      穎兒

把故事放在鞋裏
掉在地上
小朋友拾起來
然後放在書櫃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.   虹彤

把故事放在杯裏
還有杯蓋
小朋友打開它
讓故事走掉

這些說明,創作真是「發生」的。「故事走掉」一定不是事先想好的,我見到虹彤揭開那蓋時的雀躍,好像突然發現,故事走掉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  阿樂

把故事放在山上
獅子看見了–
一脚踢下山
故事滾呀滾
滾到河裏去
給魚兒吃掉
小朋友沒有故事聽了

 阿樂,有沒有留意呢,之前一直都沒有他的詩。去年的當堂,他的留言很少。他不是失神發呆那類孩子,他有張望、好奇,但只在自己的世界。我每次問他﹕有故事嗎?他就凝重地看著我,意思是﹕不要騷擾我,好嗎!大家也接納了他只是跟大家一起,但不用硬要他講故事,或者作詩。

所以今次他一口氣一唸到底,完全不用我的引導,大家都吃了一驚,而且詩的趣味濃郁,孩子都情子自禁拍起掌來。

更有趣是他自己唸完了,也一臉驚愕,「咦,原來得噃!」然後享受大家的讚美。之後,他就成為班中一員。

那天我請老師把詩打印出來,貼在班上,孩子當寶般,讀完又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 柏然

把故事給別人
它卻跳到街上
警察去救它
但追不上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.  卓軒

故事放在波波裏
彈呀彈就暈了
最後波波穿了
故事就彈出來

兒子(中二學生)有同學同名同姓,我讓他看這詩,看後他說﹕卓軒,好厲害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   曉茹

故事放在衫袋裏
告訴小朋友
用手拿出來
再送給他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把故事放在......    靖怡

故事放在衣櫃裏
把門關上
它穿上衣服
自己打開門
跳到街上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7.7   6th session

G.2

原本準備照辨煮碗,「故事放在哪?」卻因隨口一句說話,進入另一局面。那天到學校時,孩子正在度高磅重。這組孩子進活動班房時,我邊打招呼邊說,「今天度高磅重呵!」俊良立刻說,「不如今日寫度高磅重詩吖!」「好哇,就寫度高磅重詩!」

俊良這一招,事出有因。當堂故事活動,有時我會說,今天好熱,不如講個「好熱古仔」,或者見到風扇,不如講個「風扇古仔」。俊良一定是突然想起去年那些順手拈來。

我再問還有什麽.......的詩,孩子七嘴八舌,見浩忠那認真樣,就由他開始。

海底的詩   浩忠

海底裏有鯨魚
好像大笨象
海底裏有蝦仔
好像螞蟻
海底裏有快魚
好像跑車
海底裏有海龜
好像蝸牛

浩忠運用第一節學過的「好像」的比喻,用得準確。又主動地鋪排變化,用大小快慢的性質建立架構,很了不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天上的詩     澤軒

天上有老鷹
喜歡吃蝦
飛到海裏
天上有老鷹
喜歡睡覺
飛到石頭上
天上有老鷹
跟海鷗比賽
一起飛到天上去

澤軒這首詩也是很自覺的,相信是鄉間見過的景象。他也有分段的架構,而最後一段不重覆之前的「喜歡」的想法,使內容多了一面生活的向度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中間的詩      巧儀

中間有張枱
枱上有個人
在遊戲

中間有張櫈
有人坐在櫈上
跟朋友傾計

中間有扇門
有人打開它
走到街上去

我十分喜歡這詩,巧儀看見班房裏有張枱,就由那裏開始,由此聯想及彼,平凡日常,一路下去,開門上路,人生就是如此。你會說,她就會想到我說那麽「高深」,對,但創作,往往就是呈現一些暗藏心裏卻知如何宣之於世的視野和感情。我們也不用提醒巧儀,欣賞就夠了,詩不詩,最後都是她自己的做化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度高磅重詩   俊良

很高的恐龍
跟大巨人鬥高
大巨人比恐龍高一千尺
一隻曱甴跟塵鬥輕
一粒塵很輕
很多粒塵就比曱甴重
一個小朋友
站在大巨人的度高磅重機
只有十尺高

俊良常有很特別的觀察和想像,需要一再解釋才能讓(大)人明白,像這首詩裏,塵和曱甴的比較。而十尺高的小朋友竟然是「只有」-----因為跟巨人比。他看不到相對和絕對的分別,但就因為他的「末知( not knowing)」,他才說得理直氣壯。之前那首看不見的東西,講空氣顯現在鏡上,也見心思和詩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車的詩   建熹

有個超人拿著樹
救貓
貓就下來了
超人又拿著樹
壓著賊仔車
警察就捉到賊
警察捉了賊
放進監獄去
就在警察局休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的詩    欣桐

一個人造了張枱
把沙律放在上面
然後吃了它

一個人造了鏡
很大的鏡
照到四個人

一個人踩單車
載著蘿蔔
被石頭絆倒

欣桐本來作「鬼的詩」,很核突,該是電影/視的產品,她照錄不誤﹔我請她作「人的詩」,看看她的狀態是否只有大人餵她那些東西。從詩中看出,其實孩子也能站在一個日常的角度,觀看生命。這詩,也有上面巧儀那充滿日常生活氣息,可喜。對比起她原來的「鬼的詩」,自然叫人想到,孩子的成長,很視乎我們給他一個怎樣的現實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米妮的詩      葆欣

米妮化粧
好像一隻貓
出去行街
米妮煮飯
炒飯
跟米奇一起吃
米妮瞓覺
發了個夢
是粉紅色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筆畫的詩     毅晟

大筆畫畫
畫了超人
很大的
大筆畫畫
畫了怪獸
超人打怪獸
大筆畫畫
畫了魚
在海裏游來游去

毅晟是失神發呆的一個,一直都沒主動參與﹔跟 阿樂不同,他真的因能力的限制,總覺得「唔識、唔得」。我決意多用點力,多問他什麽、如何、為何,讓他也有自己的詩。這詩也算是他自己的,「超人、怪獸」就是他的世界﹔然後,魚呢?海呢?他遲疑一會,也許記起同學說過,就用了,希望同學這學習共同體(learning community),幫助他成為一條真實世界中游來游去的魚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7.14 7th session
G.1

我跟他們說,上星期G.2孩子的「什麽什麽的詩」很好玩,你們也來嗎?都說好,還提議了一些題目﹕

夏天的詩、風的詩、冷氣的詩、雪糕的詩、太陽的詩、雲的詩、游水的詩。都跟那幾天的天氣有關(故事就是生活,詩,也不一樣?)

風的詩

風好像水母
想去游水

多鮮活的比喻,當時七嘴八舌,都沒記下誰說的。

風的詩      凱瑩

風裏面有樹
樹上有葉
飄來飄去

不錯,但就是不夠勇氣再多一段,再多一段。她完成這段之後,發覺沒錯,就如釋重負,說夠了。另一觀察是她總是先舉手的一個,也許我遲些才請她會好一點,例如在下面文藝之後,參考一下文藝的勇往直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風的詩        遠航

風裏面有冷氣
被風吹走
都吹爛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風的詩      文藝

風裏有雲
雲裏也有風
雲吹風出來
風裏面有什麽?
風裏面有汽球
有人放上天
沒氣時就爆了

文藝讓觀察和想像一口併發,很好,創作的開始應該是這樣,然後再進入整理階段,例如文字、音樂、節奏等,但今次活動我還沒能耐,引領大家進入這階段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風的詩          栢然

風不喜歡旅行
躲在太陽裏
不來吹我們

栢然用「不喜歡旅行」來形容風不動,十足的隱喻,高手!還躲到太陽裏,簡直是助紂為虐----熱死人。也許他並不自覺一閃的想像,如此周詳綿密,但也正好說明,孩子的直覺往往超乎我們的理解﹔事實是大人往往不相信直覺,他們覺得創作是難事一件,這是原因之一。

風的詩     G1集體

風打完乞嗤
走到雲下面
等落雨時
再洗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陽的詩       阿樂

太陽好熱
曬溶了雪糕
小朋友沒雪糕吃了

(記得那個滾到河裏,被魚兒吃掉的故事嗎?小朋友沒故事聽了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陽的詩      禮明

太陽在沙灘
小朋友跳落水
覺得涼快了
太陽在學校外面
曬燶了滑梯
屁股就大叫﹕呀!

禮明很多時都能把日常的生活體驗,變成奇想,叫同學興奮不已-----是屁股大叫呀,不是小朋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.7.14    7th session
G.2

繼續我們的「什麽什麽的詩」。

太陽的詩      施欣

太陽去了沙灘
替人曬太陽
太猛了
人也曬燶了
太陽說﹕對不起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陽的詩      俊良

太陽生出眼耳口鼻
還有手和脚
他覺得熱
走去買雪糕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流汗的詩          巧儀

一個人在跑步
好熱
回到家裏飲可樂

巧儀在詩裏沒提流汗,但她描述的情景那麽熟悉,怎會不感到流汗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流汗的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?

小朋友在遊樂場疏
玩到流汗
遊樂場見到
也流汗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茹又嚷著要「當堂故事當堂故事」,事實上,班上的energy也在低降,我想起最近講的一個跟夏天有關的故事,跟他們講了﹕一天,有人來敲我的門,開門一看,是西瓜,它想來我的雪櫃避暑.........講完,我問如果夏天來敲門?如果......於是我請鄺葆欣出來,我拿起筆記簿,敲打幾下,請她開門,我是太陽呀.......

太陽來拍我的門       葆欣

太陽來拍我的門
我沒有開門
它會曬燶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風來拍我的門    浩忠

風來拍我的門
我讓它進來
它送我一部冷氣機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陽的詩         欣桐

有個女人去曬太陽
熱了去游水
太陽把女人曬燶了
還著了火

相信是回應葆欣和之前施欣的「曬燶」。欣桐喜歡極端的狀況,「燶了」不夠,還著了火。她也不管拍門不拍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陽來拍我的門        健熹

大陽來拍我的門
我不讓它進來
怕它曬燶家裏的東西
一場雨來拍我的門
我讓它進來
它開電視看

我覺得讓一場雨進來看電視,有點「無厘頭」,但又有點說不出所以焉的怪趣味,神來之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陽來拍我的門           施欣

太陽來拍我的門
我去請它等一會
再去拿一杯雪糕
蓋著它
五分鐘後它變了雪條
就把它吃掉

最後一節,我選了她作的另一首,她不悅,她太喜歡這首,她喜歡「搞鬼」的快樂,西方有很多寫給孩子的「搞鬼」詩,以押韻逗樂為主。

2010.7.21   8th session

這一次,我安排兩組一起上課。我預先替每人找一首他們創作的詩,用大号字打印出來。孩子坐好後,我說今天不寫了,今天讀你們的詩。我一首一首讀,看他們能否記得自己的詩,竟然是沒有人不記得。我只讀一、两句,詩人就舉起手,其他人也記得呢,一起指著詩的主人。

讀過詩,交回他們,我請孩子拿筆、紙(老師原本給他們有格的紙,想是平時練習寫字用,但我請老師轉給白紙)。這一節,我請孩子抄寫自己的詩。
在活動建議書裏目標一項,我寫道﹕
 今次創作,想探索孩子如何看待口語和書面語的過度(因此這搞作暫時較適合N4細路)。
 創作時的傾談、腦蘯的過程,當然是口語,在整理時我會將它用書面語書寫,讓孩子出入於兩者,看他們如何掌握此轉變。
 如果文字是屬於自己的(自己創作的),為自己觀看世界和生活帶來創意的愉悅,他們會不會更親近文字(相對於大部份書寫練習中抄寫帶來的抗拒)?
 也會在已有的基礎上(書寫的能力、詩念的向度)給予他們直接書寫,看他們在此搞作中有何得著。

在整個活動過程,我沒跟孩子刻意談什麽口語、書面語,只是把他們創作時的口語,轉為書面語,讀給他們聽。我相信孩子在聆聽中體會到两者的分別,連結到日後漸增的閱讀,掌握到書面語自會水到渠成。

想多談一點書寫、抄寫。經常聽到老師、家長討論孩子抄寫功課的問題,讚成與反對者都覺得孩子怕抄寫,孩子真的怕抄為嗎?

那天孩子伏案努力的情景,印像猶深。有些詩較長,有些詩較短,但他們一樣認真從事﹔有些孩子明顯舉筆為艱,卻沒半分懈怠,一往無前。例如禮明,久久只得一行,卻無意停下來﹔我突然覺得我見到的,是農家收成時節的情景,忙碌、辛勞,但滿足和愉悅﹔再看那些寫下來的字,清楚整齊(無需格仔紙),好像收割好的禾稻,一束一束放在一旁,去季的努力,來季的富足,美麗就是這樣。孩子不怕艱辛,甚至為流汗而愉悅,因為他們收割的,是屬於自己的文字,因為他們在抄寫中擁有自己的創作,擁抱創作的美麗。
我是這樣想。

雄仔叔叔
August 2010

1 則留言:

  1. 您好,雄仔叔叔,
    本人是DDPR公關公司的同事, 本公司的客戶(屬本地大型商場)有興趣邀請閣下於11月或12月期間到場說故事, 希望能與您商討合作事宜, 如有興趣,望能電郵閣下的聯絡方法再作討論(martha@ddpr.com.hk)。

    回覆刪除